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
1. 工作原理:基于 “离心沉降” 的分离技术
目前主流钻井除砂器均采用水力旋流器(Hydrocyclone) 作为核心分离单元,其原理是利用 “钻井液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密度远大于钻井液的砂粒(密度 2.6-2.8g/cm³,钻井液密度 1.0-2.2g/cm³)向旋流器内壁沉降,最终从底部排出,而净化后的钻井液从顶部溢流,具体过程可分为 4 个阶段:
切线进料与旋转加速:含砂钻井液在泵压(通常 0.15-0.3MPa)作用下,通过旋流器顶部的 “切线进料口” 进入腔体内,沿内壁做高速旋转运动(转速可达 1000-3000r/min),形成强烈的旋流场。
离心力分离:旋转过程中,钻井液中的砂粒因密度大,受到的离心力远大于向心力,被 “甩向” 旋流器内壁,沿内壁向下滑动,形成 “底流(Underflow)”;而密度较小的钻井液(含细颗粒)则向旋流器中心聚集,形成向上的 “内旋流”。
底流排砂:内壁上的砂粒在重力和旋流推力作用下,持续向下移动,最终从旋流器底部的 “排砂口(底流口)” 排出,形成含砂量极高的 “砂浆”(通常底流含砂量是进料的 5-10 倍)。
溢流净化:中心的内旋流携带净化后的钻井液(含粒径<0.06mm 的细颗粒)向上运动,从旋流器顶部的 “溢流管” 排出,进入后续的除泥器(分离更细颗粒)或钻井液循环罐,实现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