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恩施日报     2022-05-16 16:06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开拓视野、兼收并蓄,扎扎实实把中国教育办好。”4月15日,来凤县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重振教育辉煌,奏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交响乐。 以“思想”为弦,奏好“立德树人”主题曲。《管子》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树人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留下来的智慧结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之答。奏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交响乐,要在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三个方面做好加减法。一是用好“德育为先”的加法。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二是探索“全面发展”的乘法。在课程方面,不仅有基础素质的专业课程,还要结合学生兴趣开发实践课程开展劳动教育,更要广泛联合社会,走出校园。三是做好“以人为本”的减法。减少学校及教师与教育无关的工作,减少非必要考核,让教师有更多精力投入教学之中;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充分利用远程教学站等平台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兴趣爱好,让孩子爱学乐学;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做到“精准滴灌”,不同阶段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教法,因材施教,既做好显功,又做好潜功,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少年。 以“人才”为谱,奏好“专业队伍”进行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育人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活力源泉。一方面,保障教师福利待遇“留下来”,用好职业培训“走出去”,聘请知名优秀教师“请进来”,组织各校教师“深交流”,坚持集体备课“传帮带”;另一方面就教师自身而言,要成为大先生,要研究真问题,要坚定信念,具体来说,一是理论知识要专。“君子履正道,秉志宜专攻”。不断提升教学教法,形成宽视野,打磨塑造价值观的能力与功底。二是探究实践要真。“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在学中用、用中学、做中学,教学相长,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解决教育中的“真”问题。三是理想信念要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探索、脚踏实地,做到“大德铸魂”,让“创新、实干、担当、专业”成为来凤教师队伍的鲜明标签。 以“资源”为音,奏好“教育质量”协奏曲。一是守正创新办教育。坚持质量立教,创新兴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动发展、提高质量、增强后劲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社会积极参与教育、重视教育的浓厚氛围,切实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优化布局助教育。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新建、扩建各类学校,优化公办学生比例,科学整合偏远农村的学校和教学点,让学校提档升级。三是全面保障强教育。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责任,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不断提高教育支出比例,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持续增长,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只增不减;引进民间力量成立教育基金,设立民间奖学金,提高办学、教学、自学积极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任重道远,离不开“望尽天涯路”的气度、“消得人憔悴”的坚韧、“灯火阑珊处”的坚定,让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积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