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县域治理研究中心今天发布的《欠发达县域数字化就业价值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数字化就业为年轻人返乡、创业创造机会,对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增进当地家庭联结,促进当地女性独立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欠发达县域的发展是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报告指出,县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93%,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4%,包含中国大部分的农村人口,然而县域经济总量只占全国GDP的53%,尤其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县域,存在着产业发展落后、人口外溢、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阿里客服县工作图 以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引进的“阿里客服县”项目为例。该项目由政府提供场地和硬件设施,阿里巴巴提供技能培训、文化熏陶和上岗实践,共同培养数字服务人才。目前,巨鹿客服中心有当地员工196人,其中返乡人员占比65.7%,平均工资5000元左右,超过当地平均收入,部分员工收入已超万元,在巨鹿形成了良好的就业口碑。 就在家门口上班,有助于返乡就业人员照顾父母、养育子女,增强和家庭的联结,促进家庭和睦,“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现象也有所缓解。调查发现,数字客服近四分之三的从业者为女性员工,歇业再就业和首次就业的员工占比29.5%。在女性未就业的原因中,怀孕或哺乳、料理家务或带孩子、照顾家人等家庭因素的占比超过50%。 这些数字化就业还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就业。调查结果表明,数字客服项目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8岁,普遍集中在20-35岁之间,是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一批年轻劳动力成员。 在陕西省宜君县,通过乡村特派员的搭桥修路,阿里设计师为当地设计的公益新品牌和包装帮助宜君苹果成为淘宝“爆款”,过去一年为当地乡亲增收近3000万元。 “这些数字化项目为欠发达县域年轻人提供了高质量就业机会,并通过培养数字化人才、提升当地教育质量和优化职业教育等方式培养了一批本地人才,县域形成了‘引回来’、‘留得住’、‘促发展’的人才振兴模式。”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县域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晓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