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研共创,本土企业打响功能性化妆品行业突围战 腾讯     2022-07-13 23:22    

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妆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相关规章制度的不断优化完善,相关产品依据其成分和用途被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两大品类,实施新原料“注册+备案”管理体制,并且按照分类标准,将功能性护肤品分为了“功效性护肤品(皮肤学级护肤品)”、“成分型护肤品”、“OTC与械字号”、“药企或医院品牌”这四类。不难看出,这四大类中功效性护肤品和成分型护肤品是当前市场的主体。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皮肤学级化妆品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国2019年功效性护肤品总销售规模超过法国,占全球13.6%,仅次于占比21.5%的美国,居于全球第二。不同于普通化妆品,皮肤学级品类产品具有更高的产品专业要求、针对性、价格水平等,要求消费者具备更高的护理知识和意识,同时也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过去许多消费者对于该品类化妆品的认知仍停留在发达国家的高端品牌、公司,对于进口产品的依赖度相对较高。 但是近十年来,我国化妆品行业迅速发展,快速走向成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促使了消费者的消费升级,进而带动了皮肤学级产品需求勃发,2010-2019年复合增速远超发达国家,并且在这一时期一批本土优质品牌开始崭露头角。不过由于整体发展节奏仍处于起步初期,行业渗透率尚处于较低水平,我国皮肤学级化妆品市场仍存在长期提升的充足空间。 我国功能性化妆品市场增长发展,在本身高景气的化妆品赛道中脱颖而出,皮肤学级化妆品、成分型护肤品、械字号产品等均获得消费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功能性化妆品主要以其富含某些功效成分作为核心卖点,因此大批具有医药背景的优秀研发团队入局,投入资金也逐年递增,研发团队规模不断扩张,产品供应链研发实力不断提升。不仅如此,消费者护肤意识增强,对肌肤问题、成分功效的关注度越发提高,加之医美行业的消费爆发,相关院线产品同样带动功能性化妆品高速增长。 全拓数据显示,在供需两端共同驱动的情况下,以华熙生物为例,其公司研发人员自2017年布局功能性化妆品以来,由126人提升到了2020年的302人,研发力度明显加强,团队迅速扩张。并且华熙生物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比例较高,均占比15%左右,在2020年达到17.24%,研发费用率持续提升至5%。 全拓数据认为,功能性化妆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长期研发积累的成分功效与产品品质,因此要求企业要以此为核心,明确功效性产品的市场定位,专精于此进行深耕,打造企业特有的功效标签,医研共创,加强品牌保障和专业支撑,提高产品安全性和功效性。同时把握新流量的风口,以具有一定公信力的专业医学KOL、KOC为营销突破口,找到符合自身品牌定位的多元化营销策略,打好本土企业在功能性化妆品领域的突围战。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