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儿女在婚姻中获得幸福,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百家号     2022-07-17 14:35    

卷首语: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删一留,自在的生活;就是一加一减,强化着自我。碰到难过的事,尽快忘却;碰到气愤的人,尽快释怀。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人。” 当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时,莫言却说自己更喜欢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的。” 一向不着急的莫言,用自己的经历印证了一个至简至深的真理: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 的成功,也没有一步登天的云梯。 所有看似“悄然而至”的辉煌,都是沉下心耐住寂寞,一点一滴慢慢熬,一步一步踏实积累的结果。 《晚熟的人》是莫言获得诺奖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中大多数都是他的亲身经历,他是个会说故事的人,通过小说中的故事,他向我们传递着温暖与爱 《晚熟的人》:儿女找对象,千万别找这4种家庭   关于婚姻,看过一个很有趣的比喻:   结婚就像炒股,买对了股称心如意,买错了股美梦落空,最倒霉的是买了“垃圾股”,只能等着狂跌到底。   年轻时,我们总觉得,和一个人结婚,只要有爱就够了。   后来才明白:   选择一个人,也是在选择TA背后的家庭。   如果选错了,婚姻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是煎熬。   家庭是一个人的缩影,透过彼此的家庭,我们大概率就能看到未来的婚姻状况。   要想儿女在婚姻中获得幸福,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父母强势的家庭   你能想象这样的场景吗?   你与老公同房的时候,婆婆突然闯入你们的房间,拿着一张排卵周期表,告诉你们必须要严格按照排卵表的时间来同房。   这是热播剧《加油!妈妈》里的一幕,即使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觉到满满的尴尬、难堪与窒息。   剧中,饰演婆婆的朱茵强势地干预着儿子儿媳的生活,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说了算。   面对她的强势,儿子总是唯唯诺诺,没担当。   儿媳每天也是过得小心翼翼,由于长期的精神压力,最后,她还患上了抑郁。   虽然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但真正过日子的还是夫妻俩。   伯特·海灵格所创造的“家庭系统排列”,其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序位法则:   在两个关系系统里,新的家庭系统优先于旧的关系系统。   也就是说,儿女结婚后组建的新家庭,夫妻关系要优先于他们和父母的原生家庭的关系。   正如海灵格在《爱的序位》中讲到的:   “一个幸福且稳定的家庭,大多都是夫妻关系排第一位,亲子关系第二位,与父母的关系第三位。”   在父母强势的家庭里,儿女结婚后,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往往会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   这种关系的错位,往往是婚姻悲剧的最大来源。   好的婚姻,要遵循“爱的序位”。   人生短短几十载,自己的婚姻,一定要自己做主。   不要让自己的幸福,丢失在被控制的婚姻里。   子女不和的家庭   家庭和睦,是一个家最好的风水。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整体,如果家中子女不和,败的就是整个家庭的风水。   兄弟姐妹之间,就会像一盘散沙一样,没有凝聚力,谁都见不得谁好。   对于女人来说,嫁到这样的家庭,自然也就卷入到这个家所有的纷争之中。   老家的一位姑娘,嫁到了一个有两兄弟的家庭,她嫁的是弟弟。   因为公公婆婆的偏心,兄弟俩的关系很差,动不动就吵架。   结婚没几年,公公婆婆就去世了。   哥哥嫂子霸占了家里全部的田地,还把弟弟夫妻俩从主屋赶到破旧的小房子里住。   最后,逼得他们只能去外面打零工挣钱,就连生孩子,都要靠娘家救济,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他们的感情,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家庭矛盾中消耗殆尽,婚姻岌岌可危。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和和气气。   兄弟姐妹矛盾不断的家庭,就算夫妻感情再好,也经不起家人的消耗。   正所谓,家和万事兴。   缺失温度和爱的家庭,幸福是没办法光临的。   毕竟,只有家庭和睦,婚姻才能幸福稳固。   找对象时,不妨多去对方家走一走,感受一下他家的家庭氛围,看看兄弟姐妹的关系怎么样。   他们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们婚后的生活质量。   婚姻容不得半丝将就,遇到关系不好的家庭,一定要小心谨慎。   如果盲目地选择结婚,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   重男轻女的家庭   网上有个话题:   嫁给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是什么体验?   有个回答很扎心:   “这样的家庭,以男者为尊,骨子里你就是家庭之外的二等人。”   你的付出,会被视为理所当然,不管你做什么,都很难得到尊重和肯定。   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   “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无论你是娶这家的女儿,还是嫁给这家的儿子,以后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纪录片《生门》里,有这样一位高龄产妇,五次怀孕,只为了生一个儿子。   虽然最后一次得偿所愿,但因为产后胎盘滞留体内,只能切除子宫。   手术过程她大出血5000多毫升,险些丧命,真的是从鬼门关走了一趟才回来。   她说,公公婆婆想要孙子,没有儿子,别人就会笑话。   不敢想象,如果最后一次生的不是儿子,她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如今,早已不是重男轻女的时代,但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存在。   很多重男轻女思想的受害者,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逐渐接受这种思想。   无论是他们的世界观还是婚姻观,都会因此发生扭曲。   没有正确的观念指引,他们可能会在无形之中成为这种思想的传播者。   婚姻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男女结合”,家庭思想也很重要。   如果不想在婚姻中受伤,找对象时,一定要远离这样的家庭。   精于算计的家庭   倪匡曾说:   “带着计算器,不断算计的人,不论男女,都不会有真爱。”   婚姻里,最怕的就是算计。   如果一方父母从儿女从谈婚论嫁开始,就盘算如何让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在这段婚姻中获取更大的利益,那这样的婚姻是极其悲哀的。   朋友的弟弟小俊,婚前,他的父母花光家中所有的积蓄给他付了首付。   谈婚论嫁时,女方家要求,房子必须要加上女方的名字。   此外,还要给15万的彩礼,以及支付女方家办酒席的费用,否则就不结婚。   小俊的父母很无奈,为了能让小俊娶到媳妇,只能东挪西借把钱凑齐。   婚后,女方家依然各种变相地向男方家索要钱财,小俊的父母苦不堪言。   在亲家安图享乐的时候,他们却在打工还债。   夹在中间的小俊,也开始质疑,这段婚姻是不是一场骗局。   有人说,亲家太精明的话,最终会毁了儿女的婚姻。   婚姻不是宫斗,一分一毫都要算计的话,到最后还能剩下几分真心?   或许,这样的婚姻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儿女成婚,是两个家庭的合作,讲的是真诚,求的是双赢。   任何一方只考虑单方面的利益,甚至不惜代价损害另一方的利益,最后只会演变成一场不道德的交易。   没有人愿意,深陷在算计的婚姻里。   找对象时,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被对方的表象所迷惑,以致于看不到对方的“心机”。   有人曾把婚姻分为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   第二种境界,是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的习惯结婚;   第三种境界,是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的习惯还有他的家庭结婚。   在这几个境界中,第三种是离婚率最低,且最幸福和稳固的。   虽然它比不上第一种境界的纯粹和浪漫,但它却更接近婚姻的本来面目,因为它是世俗的,也是社会化的。   这也是为什么,婚前一定要多去对方家看一看的原因。   我们不光要看对方的家境,更要看对方的家风以及原生家庭的情况。   毕竟,婚姻不能只是风花雪月,它终究要回归于现实。   它不仅是对两个人的考验,更是对两个家庭的考核。   考核不过关,两个人再怎么相爱,最后都有可能被现实打败。   所以,找对象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和理智。   幸福的婚姻,就是找对家庭,找对人。 莫言的话总是这么精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从而写出戳入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赢得我们的共鸣,他的小说才能受到众人的崇敬与敬仰。而写到这儿,我也很有必要给大家推荐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莫言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是一部读懂人性的佳作,是莫言获诺贝尔奖之后的首部作品,于2020年出版。由12个故事组成。整体上属于现实主义题材,作者本人也参与到了其中,刻画的是当代农村社会的众生像,很贴近生活。 莫言花费了八年时间才将其完成,他将自己大半辈子的人生智慧与阅历全然写在了书中,毫不吝啬地跟我们分享。我们可从书中学来智慧,将人性研究透彻。 《晚熟的人》是一部读懂人性的佳作,莫言为何花费了八年时间才将其完成?全在于莫言费了许多心血与精力,越是荣获此奖,越是在乎质量而非数量;也可以说,莫言将自己大半辈子的人生智慧与阅历全然写在了书中,毫不吝啬地跟我们分享。细细思索,我们每个人都可从书中学来智慧,都可将人性给研究透彻。 《生死疲劳》:诺奖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蕴含着能让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秘密的小说,这是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他用各种幽默风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通过转世轮回的方式,用动物的视角去写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人们细致入微的生活习惯跟社会风貌。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莫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并不一定会的诺贝尔奖,当莫言用魔幻现实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地对人性的探索来讲故事后,他就成为了世界级作家。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