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难教的孩子,绝非耐心这么简单。8点启示分享: 有一类学生,非常难教,全班同学都注意听讲,但是总有孩子就是不听,老师说几遍都不听,最后没办法,别打扰其他同学就行。还做不到,就设特坐,一个人坐着。 老师为了改掉学生的这些坏毛病,请家长,课下留着单独补课,背不完不许走,但是成绩也不会有起色。其实这类孩子他已经很厌烦学习了,他心里已经不是在配合老师。被迫的,他学会打游击,欺骗老师、家长,抄作业。慢慢的,他学习上什么都不会了,连最简单的问题也答不出来。老师上课提问他,只能引起整个课堂哄笑。绝大多数老师只能放弃他。孩子的内心也已绝望…… 但是作为家长,要明白自己的孩子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1、很简单的知识都教不会,可能是智力轻微受损。 比如同龄人10分钟能背会的一首诗,教他100遍都不会。这时候千万不能批评他,不能说他笨,不能说他学得慢。也就算他真笨,一旦说出来,他的智商还能明白知道自己智力低,他更加没办法在学习当中体会到快乐。也会影响他在生活、劳动、玩耍中得到快乐。而且这个前提是:你确定他真是一个低能的孩子,当然没有专业的检测,千万不要随便被老师或家长下这个定论。 2、教不会孩子知识,只要知道他已经很尽力了。就千万不要去给他加压、甚至去嘲讽,而仍然说鼓励的话,休息玩耍一会儿,再帮助他们慢慢去理解记忆。 3、孩子的大脑发育,从一出生一直到十七八岁,甚至20多岁才结束。 越是早期比如七八岁之前是神经,发育最复杂,最深入的时期,所以学龄儿童学业出问题,很有可能和这七八年的早期教育有关。 4、所以在年龄小的时候,更应该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足够的大脑发育所需要的很多刺激。 就像每一个孩子,看着周围的世界都有许多为什么,其实这种永不知满足的求知需求,就是孩子学习的原始动力。有时候他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我们家长要去问孩子,你问得越多,他就想得越多,想不明白,他的兴趣就越大,他自己也会发现更多新奇的、有趣的东西。有了新奇,孩子就有了快乐,就有了原始的求知欲。 5、家长要多问孩子问题。 一个好问题,能激发孩子大脑紧张的工作,无数个神经细胞进行复杂的生化反应,慢慢的神经元变成了人的思维器官,一次又一次的提问,引发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思考。没有问题,孩子的神经系统就不会发育,它就会停在目前的原始状态,他的思维就没有锻炼,今后学习起来,自然没有这种生理基础。所以孩子学不懂,反应迟钝,只能怪小时候问得少。 6、孩子提出问题,要正确引导。 有些孩子对家长提出问题,家长总是回答说,我不会你别问我。要么就直接告诉他答案,或者说,你自己上学就知道了。这些回答都引发不了孩子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家长要做的是:既不直接给出答案,但又要引导孩子,进一步的去思考寻找答案。 7、大多数教不会的孩子,智力很正常,只不过发展慢了。 其实孩子如果两点一线家庭、学校,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里生活,确实是一种折磨。应该到大自然中去。去看小河,森林,蝴蝶,农田,唤起孩子沉睡的大脑。带他去见以前他从没有见过的东西。让孩子动起脑筋,唤起求知欲,在适时上给他教相应知识。他的成绩也会慢慢赶上来的。 8、任何时候,都不要强迫孩子去死记硬背,读书作业。 知识永远都是孩子自己学会的,你教是教不会的,因为思维是他自己的也是。能不能理解一个知识点,记下一个公式并且应用它,你脑海里想得再清楚,讲出来,他的思维基础没有,无论如何他也听不懂得。所以想去改变,所以要教他学会思维,而不是教他具体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