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经常谈到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孩子很努力,成绩总是不能提高。 经过平时观察,我发现这类孩子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机械地重复,机械地记忆,从来不思考。老师为了提高成绩,谁也不舍得让学生的空余时间白白流过,都会布置适量的作业。作为老师是适量了,可每个学生面对的都是好几个“适量”,他们为了对得起所有老师的“适量”,不得不机械地重复机械地记忆,很少有时间去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分开了,注定是迷惘无所得的。他即使表面上会了,但绝不会灵活运用。 第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他们的努力只是在老师的引领下,老师让练就练,老师让背就背,没有自己的目标,他们的努力就是做样子给老师看给家长看。 第三,不懂学习规律,方法不当。“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没有及时复习,相似的知识没有认真比较,同类的知识没有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要么忘了,要么混了,要么不成体系。他们学的东西虽然不少,却是一盆散沙,抓了这个,漏了那个。 总而言之,他们所谓的努力都是假性的,只是为了取悦别人或者瞒哄过关,没有真正的“用心”去学。 作为老师,作为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养成思考的习惯,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学会比较,学会归纳总结,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把学过的知识生活化,只有这样,他们的成绩才有可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