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马甲”为长武农业提质增效保驾护航 三秦都市报     2022-07-27 21:47    

近期,在咸阳市长武县的田间地头总能看见一群身穿“蓝马甲”的科普志愿者的身影。汛期来临,长武县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专业人才优势,主动作为,全力组织农业科普志愿者深入镇村,指导农民群众掌握汛后农业生产防治技术,减轻强降雨对农作物、畜禽养殖影响,为全县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稳步增收保驾护航。 及时调查研究,制定服务指导意见。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强降雨天气带来损失,该局第一时间组织9名高级职称农业专家科普志愿者深入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制定发布《农作物暴雨后田间管理措施》《高温高湿季节及汛期动物防疫和畜禽饲养管理措施》《畜禽养殖场汛期安全生产告知书》等四个指导意见,指导群众科学防治。 举办科普培训,强化技术措施落实。抽调56名农业专业技术员成立农业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组织8个小分队奔赴各镇(街道),因地制宜,制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圈舍消杀措施,针对玉米、设施蔬菜等农业产业开展科普技术培训,开展科普培训12场次,培训群众680人,全面拓宽镇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知识面,提升服务能力和科学防治水平。 开展为农服务,解决农业生产需求。针对农民群众关心的农业生产问题,农业科普志愿者积极开展为农服务活动,深入田间地块,现场指导群众做好玉米、大豆等作物病虫害防治;组织对杨家沟等12个村4561亩玉米进行无人机“飞防”;指导设施蔬菜种植户加固大棚327个,疏通田间排涝清理道路淤泥;对河道、沟渠等区域开展病死畜禽排查,对32个规模养殖场户进行消毒消杀,发放消毒药品27箱。 编发农技信息,畅通科普推广渠道。在“长武农业”微信公众号开设农技专栏,结合农时,从优良品种特性、配套实用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农民群众关心的内容着手,编发或转载简短易懂、实用性强的农业科普资料12篇,让技术推广“零距离”,让农民群众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编印发放种植、养殖实用技术手册书籍2000本,让农业科普知识进村入户,全面培养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农民科技应用水平。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