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为人母,都有人生中的第一次,“养”孩子虽然需要怀胎十月,实属不易,但“育”孩子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艰辛。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父母不仅要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也要发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比方说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 而这些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决定着孩子将来能够取得多少成就,是否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功,是否能够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培养孩子的这些能力,家长可以从生活中逐步落实,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学会,以此来帮助孩子更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01发展孩子的生活能力 孩子年龄小的时候,由于他们个人的能力有限,所以大部分的事务都是由父母协助来完成的。无论是孩子的吃喝拉撒,还是衣食住行,如果脱离了父母的帮助,可能孩子很难生存下去。 但是孩子的年龄一天天增长,自身的能力随之提高。对于孩子生活能力,家长不能够放任自由,而是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重点培养。 发展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从整理书包、整理内务,打扫房间等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看似简单的操作,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也是一种不小的挑战。 除此之外,在孩子的年龄到达青春期之时,家长也应该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生活技能。比方说让孩子自己洗衣服、做饭等。 这些生活方面的技能很少有家长主动去关注,也总是带着一种孩子长大之后自然就会的想法,但事实上现在的孩子和之前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如果家长不给予生活技能方面的培训,孩子不仅不能够掌握这些技能,同时也很难能更好地照顾好自己。 02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 学习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我国所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也就是相当于所有的孩子都必须要完成9年的学习生活。 事实上大部分的孩子在9年之后要么进入高中,要么进入中职;进入高中的孩子,会先完成三年的高中学习,然后通过高考再进入大学。而进入中职的孩子,至少也要完成3~4年的专业学习,接下来才能够走向社会。 由此可见孩子的学习时间基本上都要维持在12~16年左右,而对于一些学习方面有天赋的孩子,可能还会攻读研究生或者博士,一直到30岁左右才完成所有的学习。 学习时间如此之长,如果孩子拥有较好的学习能力,自然能够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也能够让他们就读更高级别的学校。 因此家长应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可以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平日的生活中,家长可以带领孩子一起学习,比方说亲子阅读,帮助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 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家长也可以以高质量的陪读方式来提高孩子学习方面的能力,让孩子在学习上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03发展孩子的社交能力 如今是合作共赢的时代,个人的能力再强和团队相比也是渺小的。而且人类本身就属于群居类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所难免。 对于孩子社交能力方面的培养,家长可以从语言表达抓起,比方说教会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教会孩子哪些场合适用于礼貌用语,教会孩子学会聆听,学会倾诉。 除此之外,因为人是有情感,有情绪,有大脑思维活动的个体,家长更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当负面情绪产生时,应该通过哪些正确的方式将其释放。 在平时空闲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到广场和公园里,让孩子主动和同龄人打招呼或者一起玩耍,以此来提高他们社交方面的能力。 04发展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在孩子一生成长过程,问题、困难、失败相比于成功来说数量更多。如果孩子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是很难能够披荆斩棘,成为人生的赢家。 故此家长从小就应该帮助孩子来发展抗挫折方面的能力,首先让孩子认识到失败并不可怕,失败只是一种常态而已;其次让孩子重新建立信心,让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勇于面对失败; 再次让孩子找到克服困难的方式方法,让他们主动地去思考,去总结,为什么会产生失败,失败的根结又在哪里?最后让孩子们重拾信心,再去挑战那些曾经让他们失败的困难,直至克服困难为止。 如果孩子拥有了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对于人生中的任何困难和问题都会勇敢地去面对,即使暂时失败,他们也愿意从头再来。 05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所成就,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作出贡献,所以也一直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然而“赢在起跑线上”并不只是指孩子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应该在孩子的能力发展方面做好相应的功课。 羊驼妈妈知识寄语: 只有孩子拥有了各方面的能力,并且让其更好地发展,他们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解决更多的问题和困难,才能够为自己开创出一条新的道路。 当然作为家长,也应该及时的学会放手,有时候让孩子大胆的去干,大胆去闯,即使失败,对于他们也是一种成长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