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做家务,孩子执行三天就开始找“帮手” 都市热报     2022-08-01 23:38    

都说当妈是一场修行,最近,吴丽想培养4岁半的女儿养成自己做家务的习惯,毕竟,生存技能也很重要。 她规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完饭后,女儿要帮忙收拾碗筷和擦桌子。但是,事儿,不过三天…… 孩子新鲜劲儿一过 就偷懒不想做家务 讲述人:吴丽 (31岁 设计师) 我女儿雯雯现在4岁半,暑假前半个月因为有她小表姐在就没过多管她。后来,我发现她变得不爱收自己的玩具了,刷牙也要大人挤好牙膏后才行动。我就寻思,女儿已经这么大了,不能只顾着玩儿,得让她在这个暑假学习做简单的家务。 7月底,我们一家人商量后约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外每天吃完饭后由雯雯将空碗端进厨房和擦桌子。同时,我们大人也有分工,雯雯奶奶买菜做饭,爸爸负责洗碗,我则是倒垃圾和每天晚上洗衣服。 开始,雯雯对做家务挺感兴趣,一吃完饭就连忙收拾碗筷和擦桌子,收拾完之后,我们也会对她进行表扬和鼓励。 然而,雯雯只坚持了三天。新鲜劲儿一过就不当一回事了,还知道找“帮手”:“奶奶,你来帮我收。” 开始奶奶觉得雯雯还小,就帮了两次。但经全家讨论后,奶奶就再也没有帮助她。在雯雯再次要求奶奶帮忙的时候,告诉她:“家里的事情大家要一起做。” 话是发了,规矩也立了。虽然现在雯雯吃完饭她也会收拾,但总想让别人帮忙,要催好几次,见没有人帮忙后才做。 我也不知道怎么培养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或是保持做家务的新鲜感? 家长们说—— 方式一:让孩子有选择 吕女士(32岁 餐馆老板):有的家长让孩子做家务时可能会直接让孩子去做某一件事,但这时得到的答案可能是“不”,也可能是孩子直接就去做了。我的儿子下学期就上小学一年级了,只要我在做家务,见他在一旁玩儿,我就会让他和我一起做,我一般会让他进行选择,这时他就不会考虑做与不做的问题了,而是会思考自己该做哪一项。比如我问:“儿子,妈妈现在要收衣服,你是叠衣服呢?还是收衣架呢?”他一般都会很快地做出选择,并行动起来。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做家务的习惯了。 方式二:明确分工+坚持 李晓兰(30岁 幼师):我的儿子在上小学三年级,我们家做家务有明确分工。如果是我和儿子在家,就我做饭,吃完饭后一起收拾碗筷,他洗碗;如果是我们一家三口在家,就我做饭,他和他爸爸一人洗一次碗。刚开始时,儿子也会讲条件,也不想干,但我们一直很坚持,现在他就已经养成了习惯,吃了饭就乖乖地去洗碗了。我觉得引导孩子做家务,最重要的就是家长要坚持,不能孩子不做就不坚持了。 方式三:“四步法”引导 @笨笨老师带娃:我的女儿5岁,我是这样引导女儿做家务的: 1、满足她每一次要动手的要求,保护她对做家务的兴趣,很多家长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家干活的时候,孩子也会在一旁吵着干这干那,很多时候大人会说“走开”。我每次都会满足女儿,如果现在她要做却不让她做,以后想让她做就特别难; 2、给女儿传递正确的家务概念,我一直都告诉女儿,做家务不是爸爸妈妈的事情,这个家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照顾; 3、每次女儿做完家务之后,我都会及时认可她,比如她完成叠衣服、收玩具、擦垫子等之后,我都会说“你知道吗?都是因为你这么勤快这么能干,我们家才这么干净整洁。”这时候,她会很开心,也会很愿意做这些事,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感。 4、我经常装怂——桌子擦不干净,衣服放不好。我女儿一看就说,“妈妈你怎么回事,你一个大人这点事情都做不好。”然后,我女儿就有板有眼地来教我怎么做。这时候表扬她比妈妈还能干,她就越干越起劲儿。 专家建议: 让孩子参与家务分工 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小燕认为,很多家长都特别用心地在关注孩子的成长,用规则和智慧培养孩子做家务,非常值得肯定。然而,小孩的自制力不如成年人,往往新鲜感过了就很难坚持,新鲜感之后可能倦怠、逃避,最后就是形成了偷懒。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认为是小事,这个暗示可能让孩子认为自己可以用撒娇或撒泼的方式来逃避家务责任,也破坏了家长的权威。因此,规则制定后,家长就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周小燕建议,让孩子参与家务分工,任何一件家务都可以分为观察、分工、行动、总结四个步骤。比如关于吃饭的家务活,就可以如下操作: 1、 让孩子观察关于吃饭会有哪些步骤,让孩子明白,吃饭需要买菜、理菜、做饭、吃饭、洗碗、收拾桌子等步骤; 2、 让孩子来进行分工,爸爸、妈妈、奶奶和自己分别做什么?让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明确的家务活需要做。 3、 实际行动,各自完成各自的家务,并且每一个步骤都环环相扣,一个都不能耽搁。比如该小孩收拾碗筷却没收拾,后面爸爸妈妈怎么洗碗呢? 4、 总结。让孩子来当监工,总结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家务活做得怎么样。 通过这四个步骤,不但在培养孩子做家务,还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领导力、执行力、逻辑能力,孩子做事也能有始有终,同时也是很好的亲情互动。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在培养孩子做家务时,大人也别偷懒,一视同仁才有实际价值,可不能搞双标,只要求孩子,若你希望孩子能积极主动热爱劳动,那么请家长们先以身作则。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