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有很多别称,如杜康、欢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堕等,甚至早在新石器晚期,人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农耕技术,就已经学会酿酒了,而且达到了“酒不离餐”的程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既然古代的粮食产量很低,为什么还会拿出一部分来酿酒? 根据《管子·轻重甲》的记载可知:“一农之事,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钟。”换算下来,也就是说亩产0.2钟,一钟等于十釜,而一釜则等于一石,因此0.2钟也不过是亩产2石罢了。那么既然古代的粮食产量很低,为什么还会拿出一部分来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