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只要有一纸伪造的文件或公函,挪用预售监管资金的“皮球”就又被踢回到了开发商身上。 “只要开发商提供的合同、申请等符合形式要求,银行即进行放款。有的省份还要求有政府主管部门的放款通知函,那其实银行的工作更简单了,只要看到政府主管部门的放款通知函就可以放款了。如果开发商采用了弄虚作假的方式申请预售资金,则应当由开发商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李晓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