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中出现的问题,和小学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网易     2022-08-06 23:24    

孩子跟不上初中教学进度,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事情。 孩子上初中之后,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对孩子前期的学习习惯是个考验。 孩子之所以跟不上教学进度,可能是因为前期的知识积累不够,或者是前期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对学习的信心,或者对新年级还不适应。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不要过于焦虑,或者批评、指责孩子,而是把这种情况当成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孩子重新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让他赶上学习进度,而不是和学习粘在一起指责孩子。 具体有几个建议。 1.接受孩子的现状。 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能量不够强、心态不够好的父母,可能要么指责孩子、要么指责爱人,这样做,只会让家庭关系进一步恶化。 借此机会反思一下,孩子跟不上教学进度,自己在之前的教育中哪些方面是不合适的,及时去调整。 孩子初中出现的问题,和小学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要么是父母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要么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要么是父母对孩子要求不够严等等。 父母要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重新建立对孩子学习的信心,补充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和爱人建立统一战线,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2.培养孩子的求助能力。 目前的初中学习内容,父母也不一定能辅导,各科的难度已经远远超出了父母上学时候的难度。 有些水平高的父母,也许能辅导孩子,但是讲题的思路未必是学校里老师讲的思路,所以尽量培养孩子在学习上的求助能力。 比如,当遇到不会的题时,父母可以找更专业的人来辅导孩子,或者让孩子求助老师、同学、网络等等。 现在的网络比较发达,只要你想学习,途径也有很多。 在学习上培养孩子的求助能力,让孩子有求助意识,将来会扩展到其他方面,也能逐渐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 3.父母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既然父母在辅导孩子写作业上已经辅导不了了,只能从间接方面推动孩子的成长。 比如:给孩子做好一日三餐,陪孩子聊聊天,跟孩子一起出去玩等等。 在学习上父母无法直接推动孩子,父母只能做好父母角色该做好的事情,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 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信心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 在这个过程中,最先放弃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父母要能扛得住压力,承受得了“内卷”带来的焦虑感,做孩子学习的陪伴者和助推者。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