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定下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目标 重庆日报     2022-08-07 22:01    

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8月5日,重庆日报记者从2022年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暨农业全程机械化培训会上获悉,我市定下了2025年全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目标:确保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4%,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5:1,10个农村一二三农业支柱产业综合产值上千亿元,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成为增收富民美乡村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去年,全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综合产值突破4500亿元,“巴味渝珍”授权农产品累计达637个,农业增加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7.8%、15.8%、17.5%;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30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面积近768万亩,总产值超1000亿元;累计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123个,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51家、市级龙头企业898家、区县级龙头企业3093家。 “但乡村产业发展突出问题仍有不少。”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比如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优化,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布局分散,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未形成有效衔接、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同时与农民未建立完善的增收联结机制等。 为促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高效,重庆将聚焦着力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构建“业-园-链-群”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乡村产业现代生产经营体系,共抓“一体”“一标”“一品”建设、着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打造新产业新业态、着力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助推脱贫地区持续发展等“四项重点”任务。 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方面,我市将构建“业-园-链-群”发展格局方面,坚持以产业为基础、产业园为载体、全产业链为路径、集群化规模化为目标,引导各区县因地制宜培育1-2个优势主导产业,镇村要示范创建“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其次是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各产业链基本达到生产标准化、产业集群化、加工精细化、产品多元化、营销品牌化,实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增值;三是从强化标准、深化加工、提升价值、提振品牌、融合功能等方面破解产业集群瓶颈,构建跨区域统筹、多主体参与、全要素聚集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打造乡村产业现代生产经营体系方面,要重点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构建以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为龙头、区县级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国家级和市级龙头企业品牌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培育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土字号”“乡字号”品牌。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