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出,2022年要对全省1/3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培育1000名以上业务精通、服务优良的农技推广骨干人才。招募1000名以上特聘农技员,健全特聘农技员管理机制。定向培养公费农科生335人,为2018级公费农科生落实定向就业单位。 通知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责履行,拓展项目实施内容,大力推广粮油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提高农技推广体系支撑服务中心工作的效能。 在保障农业生产大县基本“全覆盖”的基础上,按照各地项目实施绩效评估情况,重点支持实施意愿强、完成效果好的农业县(市、区),并向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县和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 工作目标方面,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在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支撑。建设200个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推广500项(次)以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在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开展200次以上的年度主推技术展示示范活动,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对全省1/3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培育1000名以上业务精通、服务优良的农技推广骨干人才。招募1000名以上特聘农技员,健全特聘农技员管理机制。定向培养公费农科生335人,为2018级公费农科生落实定向就业单位。 重点任务方面,通知明确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统筹考虑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机化等产业和行业领域,原则上农业生产大县全覆盖,全省实施县不少于100个。具体来看,要做好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履职能力、加快农业主推技术落地应用、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打造先进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平台、加大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实施力度、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综合素质、大力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发展、创新农业科技县域服务模式、提高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水平等9个方面的工作。 其中,在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综合素质方面,省级遴选农技推广骨干人才,统一组织连续不少于5天的脱产业务培训。市县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开展不少于5天的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其中实训课程不少于2天,确保1/3以上在编基层农技人员接受培训。 山东将支持县乡农技人员通过脱产进修、在职研修等方式,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服务能力。完善以工作实绩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技人员绩效评价机制,建立责任制度和考评制度,明确农技人员服务的区域、内容和要求,推动收入分配与绩效评价相挂钩。鼓励农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技术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 据了解,2018年山东省首次推出公费农科生计划。录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免除学费、住宿费,每个月还有生活补助,毕业后直接定向就业。今年,首批公费农科生毕业了。 上述通知明确提出,扎实开展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公费农科生需求计划征集申报工作,配合有关高校做好公费农科生招生录取、签订协议、过程培养、实习实训等服务工作,协调组织、编办、人社等部门为2022届毕业公费农科生落实定向就业岗位,做好就业指导、毕业派遣、人事接转和报到等工作,确保毕业公费农科生顺利入职,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进入农技推广队伍,积极为全省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补充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