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最后2周,给孩子的6个收心建议,请各位家长查收! 网易     2022-08-21 23:16    

还有不到两周,就要开学了,可是不少孩子却“玩兴正浓”:晚上不肯睡、早晨不肯起,生活起居无规律;沉浸在电视、游戏、手机、游玩中,兴奋的情绪难以平复。这让不少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下去,开学了可怎么办呀? 作为家长,迎接开学的首要任务是给孩子“收心”,帮助孩子做好开学准备,从容迎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预防“开学综合症”,这份“收心指南”请收好。 调整生活和作息时间 新学期开始,孩子的状态很重要,然而大多数孩子都出现同一个问题:开学第一天起不来。孩子作息不规律,早上萎靡不振,如果不及时调整过来,孩子即使坐在课室里也无心听课。 调整孩子作息,需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家长和孩子一起早睡早起,戒掉熬夜刷手机或看电视的习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 第二步,家长和孩子一起加强锻炼,每天在户外运动一小时,让孩子以更健康的体魄迎接新学期。 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 每个假期结束前,孩子们纷纷上演“补作业”大战,有的一天写5篇作文,有的狂补十几张卷子。 这些孩子往往在假期里疯玩,缺乏自律,作业进度为零,拖到最后一天才动笔,不仅写不完,还会加剧开学焦虑。 所以在开学前两周,家长就要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作业进度】,至少应该完成80%以上,如果还有一大半未写,那就得加强对孩子的监督,确保孩子在开学前完成各科作业。 【检查作业质量】,如果孩子不经思考乱写一通,或者直接抄袭答案,要批评孩子态度不端正,并要求孩子重做。 逐步回归到学习状态 尼采说过:“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受得住。” 到了暑假中后期,孩子容易在学习上懈怠,但家长不能操之过急,逼孩子去学习,而要给孩子设置“学习缓冲期”。 这段时间,每天给孩子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 比如每天上午、下午各半个小时写作业或阅读,每隔两天增加半小时的学习时间,最终达到上下午各有2~3个半小时的学习时间,中间10~15分钟放松休息时间,向开学后的作息靠拢。 提前做好新学期计划 俗话说得好:“做事没计划,盲人骑害马。” 学习也是一样的,如果孩子不做计划,盲目学习,就无法有针对性地提高成绩,再加上不够自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有学习都会不了了之。 预习的重要性在于它让孩子获得了学习的掌控感。 掌控感带给孩子安全感,缓解了压力,让孩子确信自己可以解决学习问题,可以自主决定内在的情绪状态和外在行为,甚至可以屏蔽周围的干扰,有良好的学业表现。 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学段特点以及不同学科的特点,协助孩子进行预习。预习过后,可以进行自测,评价预习效果,进一步调整后面的学习。 营造新学期的仪式感 成年人新年追求个好彩头,文具就是孩子们的好彩头。看着自己心爱的文具,孩子们的喜悦从脸上溢满心底,孩子对新学期的学习也增加了几分期待。 新学期的学习要从整理书包文具开始。洗净晒干上学期的书包,整理擦洗文具盒,清点各种文具,遵循“实惠、安全、实用”的原则,添置新学期的文具用品。 建议不要购买太过花哨的文具,以免过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影响日常学习。 理解并缓解孩子情绪 暑假后期,部分孩子会出现开学焦虑,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食欲下降、焦虑不安,有的还会出现腹泻、呕吐、发汗、心慌等症状。 家长是孩子的“保护神”,不能打骂,也不能坐视不理,要学会读懂并理解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缓解、消除这样的焦虑。 最重要的,是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告诉孩子,新学期就是新起点,只要全身心投入到新学期,就能取得比以前更大的进步。 多表扬孩子,多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积极的学习动机,让孩子找到成就感和上进心。 让孩子知道,无论他的成绩好不好,父母都会坚定地站在他身边,前方有光,后方有我。 另外,在给孩子收心时,家长要注意: 1.循序渐进,用温和、简单的方式帮孩子收心,帮助孩子逐步找到上学时的状态。 2.心态平和,保持良好的态度和情绪,和孩子一起迎接开学,避免加重孩子的焦虑。 3.陪伴为主,陪伴就是一种教育,陪伴就是一种营养剂,给予孩子勇气和自信。 4.以身作则,展示给孩子看,父母在假期后如何收心,重新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5.加强沟通,鼓励孩子倾诉,给予适时的安抚,用正面、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各位家长,赶紧行动起来,帮助孩子收起假期里的欢歌放纵,准备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