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期,您是否真的耐心倾听过孩子? 百家号     2022-08-22 22:41    

伏尔泰言:“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思想上的垃圾就是精神的包袱。倾听,会帮孩子清理掉心灵的垃圾,减轻精神的束缚。 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后,除了关注他学习成绩之外,作为家长,我们更关注孩子的身心状态及思想健康状况,如:是非判断能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是否有早恋倾向,在社会交往中是否言行得当,面对大家一致认为比他强的学生和比他弱的学生的态度问题,交朋友的标准等等。 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之间的竞争更加残酷,而恰好是这种残酷的竞争背后隐藏的以成绩为标准,评判孩子是否优秀的诸多功利行为和短视操作,是扭曲孩子心灵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 比如“学霸”和“学渣”这两个孪生兄弟,个人以为就是教育功利化的产物,成绩好就是学霸,成绩差就是学渣(太有攻击性了)。那品德高尚,学习成绩差的孩子该属于哪一类呢? 话又说回来,就人的一生而言,人生路上不迷失自我是关键。因此父母和孩子时而不时地展开深层次的心灵对话,是必要的,也是我们了解孩子内心变化最有效的方式。 毕竟,意识的产生才会导致行为的变化。所谓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即是消灭在思想萌动期。 当然,敏锐地捕捉沟通的时机或是用心创造良好心境,是交流畅通无阻的前提。 我们天南海北、畅所欲言的夸夸其谈通常是在这几种情景下进行的,孩子心情很愉悦的时候,时间宽裕的周末或假期,亲子关系非常融洽的时候,户外运动爬山的时候,旅行的时候,享受美味的时候。 而且,抛出孩子感兴趣又与你想了解孩子在哪方面的想法有相关性的话题,以此为切入点,交流效果会更好。 记得有一次,孩子班上发生了一次学生打架事件,据说其中还牵扯了一些帮派倾向,受损伤(眼镜腿被打断了,鼻子流血了)严重的孩子还被部分同学因此孤立了。 我就非常想知道,关于这次事件,我的孩子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他平常和同学的关系如何? 这件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老师又是怎么处理的?他对整个事件的处理抱有什么样的观点……关于这事,如果直接问,他肯定会轻描淡,草草了事,我从中什么信息也就捕捉不到,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于是,我就费心思特别酝酿了一番,选了一个雨后的早晨,恰好是周六,我们一家三口一起爬了山,因为目标是爬到山顶,路程也比较长,走走歇歇,赏花玩水,至少得2个小时,时间很充足。所以不仅了解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前铺后叙,还听孩子分享了其它很多杂闻趣事,且通过参与讨论,起到了“拨乱反正”的教育效果。 有好多次,我就发现,每当这样深层次地一家人一起畅聊一回,就如同彻底打扫了一次卫生,除了孩子的学习状态格外好之外,家里的气氛也是其乐融融。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