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驻村帮扶干部为乡村振兴赋能 潇湘晨报     2022-08-24 12:28    

八月的临洮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和喜悦。时下,全县561名驻村帮扶干部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凭借行业优势、自身特长,耐心认真开展帮扶。田间地头、养殖圈舍、蔬菜大棚,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临洮县发改局派驻辛店镇刘宋家村驻村第一书记毛天祥正在村民刘红卫家地块了解情况:“你家是哪一年开始种蒜苗的?”“是从2016年左右开始种的,今年种了10亩。”“产量好不好,销售有没有困难?”“按现在市场均价每斤0.8元计算,今年种蒜苗能收入12万元……” 今年以来,临洮县坚持党建引领,全县187名驻村第一书记发挥带头作用,和驻村帮扶干部一起,教育引导乡村能人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保障。 太石镇三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龚志荣说:“我们村驻村工作队由临洮县经济开发区和县交通局干部组合而成,他们到村后入户走访,迅速进入角色,帮助我们发展产业,工作很有成效。” 据了解,经帮扶队多次衔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已帮助三益村建成双层钢架塑料大棚116座、日光温室19座,累计引进西门塔尔品种肉牛80头。引进建设的光伏产业园、金华生态园、六禾养殖场等15家企业为本村群众就近务工提供了便利,月收入均在3000元以上。 像毛天祥一样,陶韬是一名来自甘肃省委编办机关的干部。2021年8月,以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的身份,从省城兰州来到龙门镇大寨子村帮扶。一年的时间,他实现了从刚接到单位通知的忐忑不安到逐步熟悉村情户情,为群众增收致富问诊把脉的完美蜕变。 通过开展入户送学、心理疏导、物资赠送、庭院美化等情亲式的关心关爱,陶韬不仅让本村73岁的留守老人杨春华重拾起对生活的信心,还有效激发本村另外18名老党员的热情,主动参与并带领群众投工投劳,拓宽平整农路6.3公路、整治撂荒地50余亩。 受疫情影响,村民何万林家女儿女婿出不去,这让他们一家犯了难,帮扶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陶韬多方联系,推荐小两口在新疆一石油公司实现了稳定就业,月收入超过一万元。 同时,帮扶队经常性开展对留守儿童关心关爱,特别是探索推行每周线上视频见面会,让远在外地务工的父母与孩子线上零距离相聚陪伴,使大寨子村7名原本沉默寡言的留守儿童脸上绽放出幸福灿烂的笑容。 为了让帮扶干部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临洮县立足村情实际,通过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和关心关爱行动,让驻村工作队动起来;通过制定并实施过度期驻村工作队工作责任清单,让工作队干起来;通过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让驻村工作队强起来。 临洮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胡洋说:“临洮县坚持因村派人,优化干部结构,选优配强政治作风硬、业务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开展帮扶,帮助群众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想方设法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富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