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和早期干预,离不开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很多时候需要专业人员指导。但在家庭中,父母同样可以主动出击! 面对孩子,父母首先要调整自身,依据孩子自身的发育状况,用爱心、耐心、专业协助他们,最大程度地改善现状。 01 走出观念上的“误区” 当怀疑、证实孩子是自闭症的时候,很多家长最先想到的,不是今后孩子的发展问题,而是考虑自己怎样去面对亲友、同事、邻居的异样眼光。殊不知这样下去,很难让孩子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和训练,错过最佳训练时间。 做父母的精神受挫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确诊自闭症,既不是爸爸妈妈的错,也不是孩子的错,为了孩子的将来,一定要摆正心态,勇敢地把孩子带出去,给孩子创造更多接触人和事的机会和空间。 02 把他看成是正常的孩子 虽然自闭症孩子有一些异常表现,但我们不应该给孩子定性,贴上各种不良标签,消极对待。自闭症孩子也是孩子,只要是孩子,就脱离不了正常的发展规律。 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相应的教育,朝着正常孩子的方向引导。切记不可过分迁就宠溺孩子,这样不仅不会帮助孩子能力提升,还会使孩子的问题行为越来越加重。 03 让孩子对交流产生兴趣 让自闭症孩子有意识地与人交往,先要让他们对交流感兴趣。 比较好的方法是让孩子长久地和亲近的人在一起,耳濡目染亲人的手势、动作、语言、表情、相互表达和回应的方式、交往的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耐心地给孩子反复示范,爸爸妈妈最好能将日常生活的内容与训练结合起来,变枯燥的训练为有趣的游戏,逐渐让孩子感觉到这是个很好玩的活动,进而对父母,即对“人”发生兴趣。 要注意的是,爸爸妈妈在心里给孩子定的标准,一定要比同龄的正常孩子低很多,急躁情绪和攀比心理万万不能有。 帮助孩子交流的另一个好方法是带孩子走出家门,帮助他找到小伙伴。在与小朋友相处的细节上给予及时的指导,扩大其生活范围,这对孩子萌生交往的愿望很有好处。 04 时刻和孩子说话 自闭症孩子绝大多数语言发育迟缓,有的甚至丧失语言能力,他们面临的共同难题就是要学会主动表达。利用孩子吃饭睡觉以外的所有时间教他说话,是家人不能回避的现实,而且要持之以恒。 语言训练可分阶段进行。前期准备阶段,教孩子模仿父母的口部动作,像张大口、闭嘴、打哇哇、伸收舌、弹响舌、舔舌、咬舌、模仿发声等等,以锻炼口、舌、唇、齿的灵活性。 指令阶段让孩子知道听指令做事,理解某些动作的意义,比如,拍拍手表示高兴、摆摆手表示再见、拉拉手表示友好。 有了以上基础,就可以开始 “发单音”训练了,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和孩子的生活结合起来,借助孩子喜欢的食物和玩具学习一些词汇,如糖、梨、棋,在拍一拍、抱一抱、打一打的动作中学习爆破音。 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孩子的目光注视及与父母的对视,让孩子能模仿爸爸妈妈的口型发音。如果孩子的发音不准确,没必要在短时间内刻意纠正,以防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当孩子的单音字说得比较好了,就可以着手教他学双音节词语了,并将认知渗透其中,依靠实物和图片,教孩子会说“杯子”、“面包”、“橘子”、“猴子”。有了这些铺垫之后,再对孩子做简单的问答训练,目的是让他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习沟通。 05 善于捕捉孩子的兴奋点 绝大多数自闭症孩子自我封闭,拒绝任何新东西、新变化,缺乏主动性,但对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很执着。因此,爸爸妈妈要善于发现并捕捉到孩子的兴奋点,对他感兴趣的事情给予多方面的信息刺激。 如果孩子喜欢反复玩水,妈妈不妨为他准备热水、冷水、温水,和他一起细细地感知,了解水蒸气、水、冰几种不同的水的形态;假如孩子对音乐、绘画或机械很投入,爸爸妈妈最好能为他创造一个氛围,把与之有关的信息搜集起来,讲给孩子听、和他动手做。 以此为突破口,把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其他信息及时传达给孩子,借助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消磨他们身上某些刻板的行为模式。 在漫漫康复路上,细节决定成败。每一次令人喜极而泣的进步背后,都掩藏着无数个倾注心血的细节。 认识自闭症,正视自闭症,只有当父母与孩子一起面对自闭症,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慢慢引领孩子走出自闭和孤独。 今日福利 《2-6岁幼儿趣味控笔训练》 (PDF电子版)限时免费领! 帮助孩子锻炼手部精细化动作 有效提升专注力 让宝宝手脑越来越协调! 立即免费领取 ☛全国热线:400-618-0402 ☛星希望康复中心地址: 【北京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同学都荟·龙观荟4层星希望教育 【重庆校区】重庆市渝北区泰山大道东段60号附51号1楼星希望教育 【长沙校区】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劳动西路380号星希望教育 ※ 央视公益宣传片:杜佳楣《星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