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阅读路上的四个误区,也许你正在犯错 百家号     2022-08-25 23:16    

阅读无疑是打开孩子思考和视野的最佳途径。但很多家长却找不到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方法。下面小编梳理了亲子阅读中,四个常见的误区,其中最关键的是父母对待阅读的态度,切勿带着功利的目的急于看到阅读效果,这样只会破坏的孩子的阅读兴趣。   今天和大家谈谈亲子阅读。很多妈妈说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也有妈妈说不知道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 但是,关乎孩子的事,还是得从了解孩子开始。不同的孩子,不同的阅读层次,会有不一样的表现。   同样一个5岁的孩子,阅读水平高的孩子也许能完整地讲故事,能够很熟稔地把握住字与图的关系。而从未接触阅读的孩子,对书本的感觉则停留在最原始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有的孩子扭头不去读,说自己不喜欢阅读。而有的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又能爱上阅读。只是起点会比较低,要先从启蒙类的绘本开始,逐步进阶。   在亲子阅读的世界里,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空间。而现实是很多孩子因为父母犯的错,错过了这样的机会。   下面是四个常见的误区,每个父母都要小心。  误区一:我的孩子不喜欢阅读   我觉得,在亲子共读的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不是经济条件差买不起书,也不是不知道如何去选书,如何给孩子讲书?   父母对亲子阅读的态度,才是重点。   新手妈妈尽早给孩子进行阅读启蒙,让孩子早点耳濡目染,认识书本这个人生的好朋友,让他们在接触这个世界的最初阶段,也知道有这件好玩的事——听妈妈朗读。 但是很多妈妈开始了一段时间就觉得很沮丧。因为自己的宝贝不看书,甚至一见到书就推开,说不看不看。   那怎么办?   那就先不看,尊重孩子的拒绝。但是我们自己不能放弃。当然,不放弃并不是说要强迫孩子去看,哪怕小家伙哭着喊着要挣脱,你也拽着他不放。那就是在让他憎恨书本了。   我们完全可以把书本当作一个“玩具”,找一个适当地时间,开心地把他放在孩子的面前。有互动功能的书本会显得更有意思一些。   但是孩子有时可能只会看一本书的某一页,或者某一页上的一个图而已。其他的地方无论如何也不看。遇到这个情形,千万不要急。   对0-2岁的宝贝,开展亲子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耐心等待,积极接触”。我们让孩子能接触到书本,并且不反感。然后就耐心等着,有一天,等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他突然就自己拿着书要你给他解释或者讲故事了。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喜欢阅读,对大孩子也是如此。只是会显得麻烦很多。因为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兴趣爱好。其中最大的麻烦就是孩子爱上了电子游戏或者动画片。因为对他们来说,书本跟这两样东西比起来,实在是无趣的很。没有声音,没有动画,显得很无聊。   但是也不能放弃呀!   我觉得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游戏和听故事。他们总是会喜欢一些特定的故事,关键看父母有没有发现,有没有尽早培养。有的孩子爱漫画,有的孩子爱推理类故事,有的孩子喜欢历史故事,有的孩子喜欢科幻故事…… 关键是父母要明白孩子的兴趣。然后把他们从游戏的世界引导到故事的世界。寻找这方面的图书,打开孩子的阅读之门。 误区二:急着看到效果   阅读应该是效果最不明显的一项学习活动,因为短时间内,它对你的数学分数及英语分数不会有任何的帮助。甚至对你的语文分数都没有提升作用。  这个时候,很多父母就急了。不行啊!你瞧隔壁谁谁谁,上了一个暑假的培训班,名次上升了不少。也没见他阅读啊,倒是天天去补课啊!   在目前分数线决定大学层次的当下,我们都爱高分。但是不能为了高分而放弃阅读。   这是一个很大的无奈。在这些冲刺的阶段,我们总是得有取舍,但我相信真正爱阅读的孩子,只是暂时把书本放在了架子上,有一天还是会重新拾起。   让孩子阅读,不要急着看到效果。因为多年后,爱阅读的孩子,在身上积累的那些知识,会如同吃草的牛一样,产出美味的牛奶。 人生是一场长跑,进入大学,找到工作并不是我们的终点。如今,我们很多的孩子学业优异,生活富足,反而害上了空心病,觉得活得没意思。往往就是因为活得太纯粹——纯粹地如同一架考试工具,如同一个学习机器人。没有领略到生活的丰富及精神世界的博大。往往就会在自己那个小小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需要什么?追求什么?这是值得我们为人父母反思的。  误区三:带着功利目的进行亲子共读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谈阅读,但是真正阅读的并不多?因为阅读无法带来直接的回报。   而带着功利性目的的阅读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升职或者掌握一门技能,成人的世界里,这样的目的性学习无可厚非。 可是孩子的世界不是这样的。我一直希望孩子们的世界不要掺杂着太多成人世界的功利。 我们会看到一些这样的场景: 在一个家里,长辈问孩子的梦想是什么。 孩子说做一个图书管理员,因为他管理着很多很多的图书。 爷爷就会嘀咕,那个工资可不高。 奶奶说,福利应该还不错。 爸爸说,宝贝,你不做图书馆的馆长呢?更酷。 妈妈说,妈妈还是希望你能做医生或者律师,男孩子要做大事业。 孩子说,我就是喜欢做图书管理员。   他小小的坚持,在那一刻是对梦想地守护。但是过几年后,他也会改变方向。真希望孩子能有自己选择的机会,不管是梦想还是喜欢读的书。   在实际的阅读中,每个孩子都会表现出不一样的情况。因为天性使然,有的孩子喜欢动物图书,有的孩子喜欢机械类,比如车车书。而有的孩子喜欢刺激的故事,而有的孩子喜欢好看的图画。 父母能做的是尊重孩子的爱好和选择。我们要打开孩子的眼界,让他们的世界丰富起来。  误区四:阅读是孩子的事,跟我无关   你知道吗?小的时候,孩子要你给他读书。往往不是因为书,而是喜欢你读书的样子,喜欢这样的陪伴方式,如同他们导演的一场场游戏一样。   父母应该放下所有的架子或者心思,像个孩子一样进入角色。只有当孩子感受到了你的真诚,你才能成为他可信任的阅读伙伴。  有的父母说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读,甚至把气撒在书本上。比如有的书图画多,文字少,有人就说这是什么东西,没几个字,怎么给孩子读?为什么不好好地看看图呢?展开想象的翅膀。   有的书文字很多,有人又说这么多的字,怎么给孩子念,口水都念干了,孩子还不喜欢听。   当然,我们要承认有的书做的很差。但是你自己没有做好功课,一本好书也会被搞砸的。 我先说下自己给孩子阅读一本书的过程: 1、我会自己先看一遍,不管是图还是文字,要先了然于胸。 有时会看编辑或者作者的推荐语,很多书有这个阅读指导。因为图画书比较抽象,不同的人感受不一样,我们可以听听他人的建议。 2、当我们自己准备好了,那就开始讲吧。 在讲的过程中,你得打开自己的心。对话的时候,变一个调,模仿人物的声音,我知道你当然不能跟配音演员比水平。但是孩子完全不会嫌弃你的,放心。 有动作的地方,能模仿就模仿吧。而且,遇到紧张的地方可以语气冷静紧张一点,营造氛围。遇到搞笑的地方,那就通过语言和动作把它表现出来。 亲子共读的时光,我们都化身成书本中的人物,代入情景之中,会更加精彩一些。在这个时刻,你可以像一个孩子那样,打开一本书。 3、读完之后,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一下这本书。 当然,不要搞一堆的大道理,然后问孩子,你知道了吗?你明白了吗?如果是你,你会不会……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多听听孩子说什么,而不是急于去说教或者提问。 不妨用这种方式: 宝贝,你感觉这个故事怎么样? 来,让我听听,你来讲讲看(当然他们也许会害羞的拒绝,不要紧,多鼓励) 会不会有更好地办法? 是不是有其他的结局,让我们一起想想看吧!   当然,很多妈妈会说孩子自己为什么不读?总是要父母朗读。每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不一样。他们刚开始都是害羞的,怕做不好,所以父母要一直鼓励孩子去复述情节,也可以跟孩子一起改编一下结局,这是锻炼孩子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最好的时候。 到了七八岁的时候,孩子掌握了一定的汉字,就能开始过渡到独立阅读。父母就要选择一些适合孩子能力的书籍,开始独立的阅读之路。这时,父母就可以放开手让孩子去读,记得常常进行阅读交流。   可以说,亲子阅读路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阅读伙伴。你的态度和用心,直接影响到亲子共读的质量和效果。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