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会说脏话,是装听不见还是严格管教? 腾讯     2022-08-31 23:00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说了一句不文明的话,大人要么觉得好玩,继续逗孩子说。或者解释一下“没关系,不用管,孩子大了就好了”。 有的家长则会觉得不可思议,孩子怎么能说这种话,很难容忍,大声训斥,试图阻止孩子,没想到孩子不仅不停止,还会笑起来,说得频次更多了。 孩子骂人,说脏话,到底是假装听不见,等孩子自己觉得没意思了,把不文明的话忘掉。还是在刚开始说的时候就严加管教。这个度怎么把握。 首先,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孩子小时候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包括语言习惯,孩子说脏话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很难改,所以不能溺爱孩子,觉得小,不用管,纵容他。 武志红老师说,如果一个孩子在溺爱中成长,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刚开始是喜欢逃避,接着脾气会越来越大,甚至对父母也会产生攻击性。慢慢的,走上社会,也会对谁都如此。孩子的未来可想而知。 传统的教育方法是要我们必须在初犯时就严加管教,而心理学让我们不要去过度关注,不然孩子会为了博取关注更。 面对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在方法上借鉴传统教育,在心态上学会减压,平常心去引导孩子成长。 1.严慈并济 如果孩子已经三四岁了,讲什么都能听得懂,也逐渐有了分辨能力,不能说的话就要直接告诉她,在态度上要认真而严肃。 同时要充分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特点。比如孩子刚上幼儿园,会接触很多小朋友,孩子的模仿能力又强,有时候只是觉得好玩,不加选择,就会学会很多不文明的语言习惯。 了解这点,就不需要用伤害孩子自尊和强迫的方式,让孩子去改正,更不要随便贴标签,不要当众人面去训斥,责罚孩子。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心平气和,启发的方式去引导她,这就是父母的“慈爱”。 2.善用同理心,教会孩子正确使用语言 萌宝和小朋友学了一句“哇,恶心”,只要是碰到不喜欢吃的,不管谁给,她都会先做出反感的表情,然后大声说“恶心,不吃”,总是让给她东西的人感觉很尴尬。 我告诉她很多次,不要这么说,不好听。发现没有用,孩子已经形成习惯。 后来就用启发的方式去引导她,让孩子自己知道这么说对人心情的影响,也要让她到底该什么时候用。让她想想怎样表达当时已经的心情,比如用我不喜欢吃等等。 当然,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不能一边要求孩子讲文明,自己一边说脏话,带脏字的口头禅不断,这样在教育孩子时很难有威信。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心平气和,相信孩子是教的好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教育孩子就会变得非常从容,只需静待花开。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