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学期,北京全市各区都将开始教师交流轮岗。学生报到第一天,可能会发现一些班级里换了老师。换老师能为孩子提供成长的新契机,提升孩子的适应能力,但个别孩子也会因为换老师而情绪低落、心理焦虑,甚至影响成绩。 针对新学期换老师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小编总结了这些建议,请各位家长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老师! 心理学认为,当人们把精力放在关注消极方面时,消极方面就会被放大,而积极方面就会被忽略。 因此,家长自身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换老师这件事,不要向孩子传递消极情绪,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新老师的是非,尽可能避免造成孩子对新老师先入为主的负面态度。 从孩子的成长考虑,家长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大大小小的适应,可以说每一次适应都见证了孩子的成长,这种成长是孩子认知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内心的强大。 面对全新的老师,个别学生可能会不适应新老师的教学风格。针对这样的情况,家长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孩子进行疏导。 一是引导孩子客观看待新老师。孩子看待问题往往是单方面的,没有多角度去发现,家长要引导孩子客观看待老师,而不是仅凭自己一时的喜好。当孩子对新老师有诸多挑剔时,家长应该引导她多去看新老师的可取之处,如有的老师特别有爱心,有的老师教学水平很高等。 二是平时鼓励孩子多和同班的好朋友聊一聊感受,听一听别人对新老师的感受和评价,获得同龄人的反馈和支持,从而修正自己对新老师的印象。 三是和孩子多沟通,可以谈谈原来的老师,也可以联系一下原来的老师,让她给孩子一些建议,以宽慰孩子失落的心。在孩子与新老师的适应过程中,家长不应过多干预,听孩子倾诉完,再有方法有技巧地鼓励孩子主动将不利局面扭转过来。如果孩子和新老师之间的不适矛盾很突出,家长一定要冷静,从其他渠道了解情况,进行沟通,不要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 这些建议供家长参考—— 多观察,了解孩子的情绪 面对新换的老师,孩子难免需要一段适应期,在这个阶段,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情绪变换,增加亲子沟通,特别是那些不爱表达的孩子,家长要通过引导式的提问,舒缓孩子与旧老师分离的伤感情绪,并了解孩子对新老师的反应,帮助孩子尽快地接受新老师。 多沟通,与老师建立信任 保持和老师的密切沟通,双方才能合力,更好地帮到孩子,尤其是面对不熟悉的新老师,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拉近家长和老师的距离,还有助于及时了解孩子适应的情况。 家长可以主动了解新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同时也可以把孩子的近况和特殊需求告诉老师,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与新老师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也能够影响到孩子对老师的反应,为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 多引导,鼓励孩子发现优点 家长要把注意力从“给孩子选择怎样的老师”,转移到“怎样引导孩子喜欢老师”上,要善于发现教师的长处,鼓励孩子向其学习。让一个孩子由衷地喜爱自己的老师,从而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更能促进孩子的发展。 多鼓励,引导孩子扩大交际圈 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比如幼儿园的孩子,对换老师这件事会更为敏感。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在学校或者幼儿园交朋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同伴交往会替代对老师的依恋,而成为他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如果孩子能尽快与小伙伴建立友谊,享受有很多好朋友的校园生活,自然也就能淡化对换老师的注意力,让换老师这件事在他心目中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面对学校换老师,家长不必如临大敌,更不要把焦虑传递给孩子。要相信学校会做好相应的安排,更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