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科技,寿光蔬菜走上高端发展新路子 凤凰网     2022-09-07 12:38    

寿光古城街道是寿光最早种植番茄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古城街道加大力度打造番茄品牌,扩大古城番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借此东风,古城街道前疃村积极领办合作社联社,流转本村及周边土地打造高标准蔬菜大棚园区,引导村民种植高端蔬菜,走上了提质增效的发展之路。 发挥产业优势 吸引青年人回乡创业 经过一个伏季的“歇棚”,前疃村的番茄产业园迎来新一季的番茄生长季,一株株口感番茄顶着几穗花苞,即将迎来9月中旬的丰收时节。 “种着两个大棚,一个150米,一个100米,都是口感型番茄,单个棚的年产量在3万公斤左右,整体效益不错。”菜农杨晓丽告诉记者,近年来,街道通过搭建公共平台、发挥政策优势、优化配套服务等举措,持续打造番茄品牌。作为走在特色番茄种植前沿的种植户,杨晓丽深刻感受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带来的实实在在“动力”,种、管、销一条龙服务更是增加了她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2016年,前疃村因地制宜,流转土地建设了青年创业园区,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当年即发展大棚100亩。此后短短几年时间,园区已经达到800亩的规模,吸引了本村40多位80后、90后年轻人回村创业。原本在外打工的杨晓丽和丈夫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种棚省工省力,打药有打药机,往外运柿子都是机械化。现在种大棚都是讲究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所以产量和整体收入都比较好。”杨晓丽表示,在过去,前疃村大棚采用传统模式,价格提不上去,村民收入增长慢。如今,敢闯敢干的“棚二代”们思想超前、敢拼敢干。“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模式,不仅让番茄种出了新花样,还进一步提升了口感、品质。 “像青口蜜、金皇后、阳光、迷恋、迷彩,口感上有酸甜的,有脆甜的,还有比较面的,还有草莓西红柿,一个品种一个口味,都非常好吃。”杨晓丽笑着说,等到丰收季到来,这些品种的口感番茄有不一样的颜色和模样,放在一起,就像彩虹般好看。 和杨晓丽一样,殷玉龙也是奋斗在这片土地上的年轻人。“有个叫‘夏日阳光’的口感西红柿,种子稀缺到按粒卖,一粒卖到了7元。该品种成熟后果实橙黄色,色泽新鲜,口感又好,到了市场上,价格完全由咱们来定。”殷玉龙告诉记者,那年春天,棚内占地一米宽的“夏日阳光”就让他赚了1250元,比普通西红柿品种整整高出了三四倍。“高端优质的水果西红柿,成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宠儿’,现在村里仅口感型西红柿品种就有近20个。” 全季节供应 打造高端蔬菜品牌 “年轻的‘棚二代’不仅有闯劲儿、敢创新,而且接受、选用新科技新技术的能力强,他们就是我们村发展的主力军。”前疃村党支部书记殷凤海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青年菜农已经走上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发展路子,水肥一体机、自动控温设备等现代农业设备在新建大棚中广泛应用。如今,品牌化、互联网+、直播卖菜、绿色农业等,已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名词。年轻人们一手挎着“菜篮子”,一手端着“果盘子”,时刻保持品种新颖、品质领先,持续向高端市场发力。 “以前,我们前疃村的西红柿大棚采用传统模式种植,产出率较低,价格提不上去,村民收入低。现在有合作社统一管理,通过错峰种植,一年四季不间断采收,保证了全季节稳定供应,每年菜农户均增收达15万元,收入大大增加。”殷凤海告诉记者,寿光旺民蔬菜专业合作社是前疃村整合了7家蔬菜合作社成立的,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打造的“古硕”牌番茄已成为高端蔬菜品牌。2020年,合作社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目前,合作社已与德汇好物、青岛大润发超市、上海清美超市等购物平台、大型连锁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殷凤海表示,对合作社成员而言,合作社从基肥用料、种植管理,以及采摘时间、果实大小等统一把控,确保了蔬菜安全、品质,而且,合作社拥有定价主动权。“我们的西红柿,只有客人找不到,没有咱们卖不了。”殷凤海的话中,透着满满的自豪。 “下一步,我们将运用高品质的蔬菜生产技术,种出更好品质的番茄,把我们村的番茄产业做大做强。今年,我们还注册了一个新的高端品牌‘吉星坡’,预计到年底就可以使用了。”殷凤海说。 前疃村仅是古城番茄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20年,“古城番茄”成功入选《2020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目前,该街道正全力打造文旅名片,在科普示范等方面重点突破,做优做强番茄小镇文旅品牌,加快推进番茄干、番茄酒、番茄汁等番茄深加工产品的生产,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提升番茄附加值。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