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青春期寡言少语?一点就炸?到底是哪里发生了变化?父母应该如何调整沟通和相处模式?且看小育老师一一道来。 孩子的变化 到了青春期,孩子开始“苏醒”了。自我意识增强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开始用自己的大脑去审视自我、他人及周围的世界,用批判怀疑的眼光看世界。 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是个大人了,希望家长把他当大人,给予尊重、平等,渴望独立、自由,这时候父母就不能用以为的方式去对待孩子了。 父母的不变化 从小到大,孩子一直都是很听父母的建议,认为自己能掌握孩子,不作出改变,一直沿用过往的教育方式会导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紧张。 正因为家长缺少反思力,所以认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正因为教育思维的惯性,所以家长用不变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去应对变化中的孩子,致使越来多的家庭引发了亲子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的孩子叛逆。 搞清楚孩子的四大关系网 关系一,孩子在儿童时期,认为父母是至高无上的,但到了青春期,孩子从行动上、观点上想要脱离父母,真正的代沟便出现了; 关系二,在上小学的时候,孩子对老师尤为崇敬,但到了中学以后便开始对老师做出一些叛逆行为,比如,给老师起外号等,如若老师没有及时缓解与孩子之间的师生问题,后果则会更严重; 关系三,当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萌发兴趣时,老师给出的回答却是回避、躲闪的,如此一来便没有人帮助孩子处理问题; 关系四,青春期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自己的朋友圈,然而这个朋友圈相处好,则对人生有益,如果处不好有时会贻害一生。 好的教育是让自己的教育方式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来适应你的教育方式。家长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以适应成长中的孩子,要调整亲子之间的关系以缓和亲子间的冲突。 针对父母应该如何调整沟通和相处模式等诸多问题,可以看现代教育JOJO老师过完的文章分享,从生理、心理、社会等纬度带你解码青春期孩子沟通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