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农商银行探索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子 金融时报     2022-09-15 12:55    

走进厂区,道路整洁,空气中闻不到什么异味。   作为专门从事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的现代农业企业,能如此“洁净”,江苏沼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仲文东对此非常自豪。   “这得益于大丰农商银行一笔2000万元贷款。”仲文东说,“这笔贷款,不仅帮助我们顺利购置了先进粪污处理设备,也增添了我们扩大产能的底气和信心。”   沼禾农业能成为大丰农商银行客户,获得信贷支持,不仅因为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是该行的业务重点,还因为大丰农商银行用“铁脚板精神”,走出了一条创新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丰”之路,沼禾农业正是受益者之一。   “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要获得好成效,取得大丰收,必须因地制宜,探索新路子。”大丰农商银行行长章勇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大丰人均耕地多,农业种植以水稻小麦为主,大蒜等特经作物和水产养殖等乡镇特色产业也发展势头良好,“铁脚板精神”的核心就是要往下走,沉下去,接地气。“我们既普洒‘阳光信贷’,帮助小农户融入农业现代化大潮,也创新产品,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助企纾困,通过减费让利,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实践表明,‘大丰’之路是一条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可行之路,也是一条可复制之路。”   把市场耕耘得更深更透   杨应忠怎么也不会想到,大丰农商银行能支持他一笔580万元贷款,用于重组罗南奶牛。   这笔贷款发生在2017年12月27日,当时的江苏川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资金捉襟见肘,作为董事长的杨应忠更是忧心如焚。   杨应忠既搞养殖业,也做种植业,很有生意头脑。他的资金困境,恰好被大丰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走村入户时了解到,随后的快速对接、主动服务,解了杨应忠燃眉之急。   客户经理能及时掌握杨应忠资金需求信息,与大丰农商银行2015年开始建立的区域乡村大数据库密切相关。 图为江苏沼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仲文东正在向大丰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粪污处理流程。 徐绍峰 摄   与大中型银行通过先进科技手段,轻松获取客户线上数据不同,农商银行大数据库的建立非常艰辛。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甚至一些涉农小微企业,留在线上的数据不多,有的干脆没有。要建立全覆盖的数据库,除了通过“铁脚板”走村入户采集,别无他途。   2015年,大丰农商银行开启“阳光信贷”探索之路。花了三个月时间,在大丰区万盈镇六里村先做试点,成立了由20多人组成的工作组,走村入户,进行客户数据收集、客户筛选甄别、客户授信额度评议等工作,相当于普及性的预授信。三个月的试点,大丰农商银行迅速形成一套服务运作模式,向当地其他村推广。随后用了两年时间,充分发挥“铁脚板精神”“挎包精神”,走遍当地的行政村,通过收集各村农户田亩数、农机数等数据,加入银行信贷系统作为新参数,为信贷客户画像,制作数据模型,给出符合条件的贷款金额,积累了宝贵的大数据,搭建起区域乡村大数据库。截至2021年末,大丰农商银行“阳光信贷”行动累计走访行政村196个,占比89.9%,行动累计走访家庭161275户,占比85.5%,授信覆盖面达69.8%。   在用“铁脚板”走村入户的同时,大丰农商银行还从2019年开始,加码科技研发投入,全力实施银行数字化转型。一方面,该行建成专门的数据研发中心,在前端零售业务部设立产品研发部,打造一支既懂科技、懂产品,又懂农业、爱农业的研发队伍;另一方面,依托政务数据、银行数据及互联网数据,获取征信情况,为各类市场主体精准画像并确定信贷额度。   “农业本身属于高风险行业,投资大,生产周期长,受影响因素较多,风险也较高。像今年江苏持续高温,很多鱼塘的鱼都热死了,养殖户用积攒多年的钱养鱼,有可能因为今年一次高温,就血本无归,且很难翻身。”章勇说,大丰农商银行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也高度重视风险防范。   既挖掘潜力客户,又防范风险客户,怎么才能二者兼得?   大丰农商银行探索出的路子是,“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即通过大数据为客户画像,精准识别客户;通过网格化管理落实到人,精准对接客户;通过“铁脚板”逐户走访,精准服务客户,把县域市场耕耘得更深更透。“沉下去,从有业务合作的客户中,找出有风险的客户;从没有业务合作的客户中,找出有需求的客户。通过下沉,大丰农商银行既增加了潜力客户,也排除了风险隐患,使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章勇说。   将服务开展得更实更优   “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方式,为大丰农商银行拓客避险提供了利器,也为该行将金融服务做得更实更优,提供了基础支撑。   张亚飞,大丰区晋丰果蔬冷藏加工厂老板,主要从事大蒜苗、大蒜头、青大蒜的收购、加工、冷藏服务,在“大蒜之乡”——大丰区裕华镇小有名气。   每年春季收购大蒜苗,张亚飞都要准备大量资金。自有资金不够,钱从哪里来?   大丰农商银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拓客服务方式,解决了张老板的资金难题。   为了将服务做实做优,大丰农商银行相关人员根据客户营销、维护、服务“网格化”管理要求,按照网格分区,主动登门问需,围绕张亚飞的经营需求,不仅在大蒜收购季节为他提供了以自然人保证方式为担保的300万元贷款,还为其开办手机银行结算和互联网(二维码)结算,解决了该户结算需求,提高了结算效率,并为企业车辆办理了ETC。   “将服务做实做优,需要从客户需求出发,为客户着想,通过产品创新,多方解决客户难题,让客户省心、安心。”据大丰农商银行副行长柏寅介绍,为了做实做优金融服务,该行持续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多元需求。   一方面,靠“铁脚板”积累的大数据为大丰农商银行线上放贷款奠定了扎实基础。为了让老百姓易“贷”,该行借力大数据技术,打造“数据评信、银行授信、客户诚信”的新型服务模式,将支柱信贷产品“阳光信贷”打造为“金丰e贷”,并先后推出了“金丰随易贷”“金丰E贷”等线上产品,实现在线申请、审查、审批、放款。如今,农户线上贷款从申请到资金到账,最快只需3分钟。目前已实现30万以下小额贷款全覆盖,实现90%以上个人贷款线上自助办理。截至目前,该行线上业务客户近5万户,贷款余额48.62亿元。其中,“金丰随易贷”达18亿元。   另一方面,为更好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大丰农商银行推出了20多个涉农贷款产品。一是面向重点客群,推出农民经纪人贷款、水产养殖贷款、家庭农场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50万元(含)以下的贷款需求,全面实现全线上办理。二是优化担保方式,创新动产监管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积极争取江苏省联社支持,与省有关方面合作推出了“苏农担”“惠农快贷”“苏农贷”等产品,与辖内担保公司合作,推出“银保惠农贷”。三是为懂生产、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提供“青年创业贷”“妇女创业贷”等多个产品。四是开展“信贷直通车”活动,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接入江苏省综合金融平台,为他们量身定制服务产品,按需授信、随用随贷,有效衔接,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100多家,发放该类贷款13.98亿元。   在创新产品的同时,大丰农商银行还优化金融服务,增强服务效能。运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功能,实现贷款申请、受理、调查、审查、审批、发放等各环节全流程限时办结;开展“百行进万企”升级扩面、“深入扩面强基、助力乡村振兴”专项竞赛、“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等行动,走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539户、个体工商户23582户;推广“阳光信贷”全覆盖,累计核准授信17.54万户197.44亿元;在全区所有行政村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点355个,11家“升级版”金融服务站,建立健全便民服务“网格化地图”,配备2台流动银行服务车,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惠及农村人口33.13万人。   此外,大丰农商银行还主动减费让利,对纳入产业授信的客群,统一给予优惠的贷款利率;对于小微企业贷款,除缴纳利息外,不收取任何费用,2020年以来,先后为2800多户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降低贷款利率,累计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约7300万元;面对突发疫情影响,出台抗疫助企惠民“十条措施”,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困难的企业或个人,运用展期、借新还旧、存量贷款增额等措施,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其渡过难关。   让硕果结得更多更好   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方式的深耕下,大丰农商银行支持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洒下的汗水,结出了累累硕果。   一方面,信贷活水源源不断流入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发展拥有了澎湃的金融动力。   一直以来,大丰农商银行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始终保持服务“三农”的初心,以实际行动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成为惠民生、助发展的“践行者”。截至2022年6月末,大丰农商银行贷款客户数7.36万户,比年初净增3051户;涉农贷款余额165.23亿元,比年初增加7.95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60.09亿元,比年初增加12.77亿元。持续不断的信贷投入,为大丰农业农村发展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另一方面,在信贷活水浇灌下,农户持续增收,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地方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大丰的“乡村振兴画卷”越来越美丽。   首先是大丰农商银行通过对“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的金融支持,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带动,运用“公司+农户”模式,将农副产品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为20户客户发放贷款7.92亿元,推动“宝龙小龙虾”“恒北早酥梨”“裕华大蒜”等特殊产品热销省内外。其中江苏宝龙集团从养殖业转型至水产品加工、销售、出口的综合性服务,“裕华大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其次是依托沿海滩涂资源优势,对海域使用、鱼塘承包等进行信贷产品创新,持续支持虾、鱼、蟹、贝类、紫菜等水产养殖424户,发放贷款5.93亿元,繁荣了该地区斗龙港以东、王港闸、竹港闸、川东闸等沿海养殖业发展。   再次是助力乡镇特色产业发展。通过信贷支持,大丰区裕华镇大蒜种植、加工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惠及大蒜种植面积约18500亩左右,种植农户约4000多户,使大蒜产业为裕华镇农民增收致富,并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丰农商银行在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探索出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新路子,不仅有效保证了银行持续不断的信贷投入,帮助当地农户增收致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成长,推动小微企业发展壮大,还优化了信贷结构,为我们在乡村振兴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大丰农商银行董事长卞玉叶最后表示。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