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界,有一个令人闻风丧胆「三年级现象」:一二年级明明学习很优秀,到了三年级就出现成绩下滑,在及格线挣扎。 这三年级是有什么魔咒吗?也许是阅读基本功没有打好。 一项国外研究表明,儿童的阅读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3~8岁是Learn to read(学习阅读) 8岁以上是read to learn(通过阅读来学习) 如果早期阅读基础没有打扎实,那么今后的阅读能力就会比较弱,这是“三年级现象”的根本原因。 那怎样才能培养一个喜欢阅读,阅读能力一流的孩子呢? 10个方法 引导孩子阅读兴趣 01 随机引导法 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抓住阅读指导的契机,对孩子加以引导。 作用这种教育由于往往在孩子好奇或遇到问题时,而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更具实效性,能激发孩子求知欲,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往。 注意点家长要留意观察聆听孩子的愿望,及时把握教育契机,做到恰到好处,切忌把随机教育变为“唠叨不已”,这样会引起孩子反感。 02游戏法 方法家长在早期阅读指导中以各种形式的游戏为手段,引发孩子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如:扩词、扩句、掷骰子、拼图等。 作用提高小孩儿参与阅读活动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孩子体味家庭游戏乐趣,促进亲子互爱。 注意点家长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游戏中给予孩子精神或物质上的鼓励,并注意家长和孩子共同遵守游戏规则。 03改错法 方法在亲子阅读时,家长故意把故事情节或名称故事漏讲或讲错,使幼儿作出反应更正的阅读指导手法。 作用帮助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民主和平等的关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观察和倾听的细微性,增强孩子的有意注意。 注意点家长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给予适当的提醒。 04猜猜认认法 方法在阅读指导中让孩子观察封面,猜猜书名或情节、角色的语言,认读书名或关键词等,也可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猜标准、符号等。 作用增强阅读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小孩子对图画、文字、符号转换关系的理解,培养小孩子的推理能力。 注意点父母要引导孩子注意观察,抓住教育的时机,让孩子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 05延伸想象法 方法在阅读活动中,鼓励孩子想象在阅读材料所提供的情节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可能发生的情节,并加以讲述。 作用发展孩子想象及思维的连续性,提高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注意点在孩子熟悉理解阅读材料后可鼓励孩子进行延伸想象,父母尽量采用“诱导”的方式,切忌强求孩子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06改编情节法 方法在阅读中,鼓励孩子积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对故事中原有的情节进行改编。 作用拓宽孩子思路,发展孩子创造性思维,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阅读兴趣。 注意点父母要小心呵护孩子的创造欲,不可打击孩子冲积极性,如遇上孩子改编不合情理时,可耐心地对其讲清道理。 07移情法 方法让孩子站在阅读材料中某一角色的立场思考问题,提出见解表达愿望的方法.如:“如果你是小红帽,碰到大灰狼你会怎么办?” 作用帮助孩子加深对角色的处境、心情、欲望等的感知和理解,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点家长要帮助孩子全面地了解角色所处的情景,突出矛盾,引起孩子的思考。 08角色扮演法 方法家长与孩子以口头扮演或动作扮演等形式,担任阅读材料中某一角色的方法。如:说某一角色的语言,做某一角色的动作等。 作用可大大增强孩子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孩子的语言、动作的表达能力,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有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注意点家长和孩子要注意采用适合角色的语气、语调动作,家长要投入地进行扮演,切勿敷衍了事,家长和孩子可以交换角色多次扮演。 09讲述提问法 方法父亲(母亲)与孩子拥坐在一起,采用父亲(母亲)讲述,或边讲边提问、解释疑难,引导幼儿阅读理解阅读材料。 作用促进母(父)子之间的情感交融,激发孩子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孩子对阅读材料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和掌握有序翻阅等基本阅读技能。 注意点父母要以亲切的态度与孩子共读,当孩子初学阅读,或阅读有困难时,以及提出共读请求时,父母可多采用此种方法。 10听读启蒙法 方法家长抑扬顿挫、饶有兴致地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孩子听和看的阅读导形式。 作用集中小孩子注意力,诱发小孩子阅读兴趣,丰富词汇、激发想象、萌发情感、拓宽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孩子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为孩子今后的广泛阅读打下基础。 注意点孩子听读越早越好,内容选择要生动有趣,由浅入深。关键是父母要有拳拳之心,能谆谆善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