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随着30头牛成功植入瘤胃胶囊机器人,标志着昆明市寻甸县智慧畜牧业平台建设启动,并拉开了昆明掌上“云养牛”产业发展帷幕。 能繁母牛成功植入瘤胃胶囊机器人 当天,在昆明市绿色食品产业链、寻甸县农业农村局以及畜牧养殖专家和企业代表的见证下,工作人员为寻甸家乡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30头能繁母牛植入瘤胃胶囊机器人。寻甸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龚学海介绍,植入瘤胃胶囊机器人后,除便于养殖户在手机上第一时间掌握牛的生长情况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瘤胃胶囊机器人与正在推进建设寻甸县智慧畜牧业平台联通,形成一张牛全产业链智慧网,实现畜牧业养殖、加工、物流、销售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推动畜牧业由传统粗放式向科技化、智慧化转变,真正实现掌上“云养牛”的可追溯、可监管、可复制。 寻甸县是国家级畜牧大县、牛羊重点基地县、云南省“一县一业”肉牛产业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县,肉牛产业是寻甸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21年,该县实现肉牛存栏20.92万头、出栏12.86万头,牛肉产量2万吨,农业产值达18.26亿元。但是寻甸县肉牛养殖以自发性散养为主,饲养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程度低,饲养模式较为粗放,不利于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埃舍尔数字畜牧事业部总监祁燕介绍,瘤胃胶囊机器人是智慧畜牧业平台的前端数据采集系统,其利用网络数字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和监控设施设备,可对牧场进行全程疾病、疫病监测跟踪,形成养殖场、专家和畜牧业主管部门“三位一体”的快速诊断、防控、预警处置联动机制,减少牧场经济损失以及重大疾病传播和扩散风险。借助瘤胃胶囊机器人与畜牧业平台,逐步建立科学化、数字化、透明化的智慧畜牧全产业链无缝监管体系,提升对溯源信息的采集、智能化处理和综合管理能力。 寻甸家乡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成长性畜牧企业,目前存栏肉牛538头,能繁母牛230头。此次植入瘤胃胶囊机器人的肉牛品种为能繁云岭牛。该公司总经理李闰生表示,此次试点可弥补牧场数字化建设方面的不足。随着后期建设的全面推进,牧场可达成与政府和第三方平台机构的直联直报和共享,实现掌上“云养牛”全过程的统一集成管理与智能化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和管理效率。 龚学海透露,目前寻甸县正在全力推进智慧畜牧业平台建设,其以寻甸高原特色农业大数据中心和寻甸县肉牛物联网智慧养殖系统为基础,依托昆明埃舍尔科技有限公司构建的“云牛通”数字畜牧平台,实现寻甸牛产业的“上云触网”,提升从养殖到餐桌的全流程数字化溯源服务水平,保障畜产品优质供给。 据介绍,智慧畜牧业平台构架预计在9月底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