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畜牧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腾讯     2022-09-17 22:00    

因疫情影响,导致各种会议、展会暂停或延期举办,为了充分展示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行业发展,展示优秀品牌企业、挖掘创新技术、推广应用产品,传播区域项目信息,宣传先进经验,现诚邀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秸秆设备、秸秆收储运、装备制造和秸秆产品相关生产企业参与,展示企业品牌、应用产品、先进技术、市场项目和应用成果。 《农村废弃物回收利用与环境治理》(暂定名)征稿启示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题,计划筹备出版“绿色发展”系列丛书第四部——《激发乡村振兴绿色新动力——农村废弃物回收利用与环境治理》(暂定名),打造“十四五”时期农村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领域的标志性读物。现诚向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废旧农膜、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相关企业负责人和权威人士约稿。欢迎来电咨询。 记者近日从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溪市按照“生态型、健康型、节约型、集约型、外向型、价值型、品牌型、高效型”的发展方向,把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来抓,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全产业链畜牧业经济和配套产业经济,促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发展成效显著。 区域布局持续优化,产量稳步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溪市相继制定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加快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按照“东压西扩”的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实现了畜牧业退中有进。全市肉蛋奶总产量由2013年的22.69万吨增加至2021年的30.58万吨,8年间共增长34.8%,年均增长3.8%。 规模养殖发展步伐加快,产业集约化程度提高。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全市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4619个;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升级,引进德康、双胞胎等畜牧业龙头企业进驻玉溪,通过产业集团带动,大力实施“公司+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玉溪生猪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到2021年末,德康集团玉溪市1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推进顺利;峨山双胞胎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项目第一期双江街道总果村年存栏9000头母猪扩繁场和第二期甸中镇元山村年存栏6000头母猪扩繁场相继建成投产。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编制《玉溪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5―2020年)》,全市范围内成功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组建市级兽医分子生物学诊断实验室,9个县级实验室全部通过省级认证,动物疫病诊断、监测能力实现质的飞跃,2016―2020年全市完成疫情监测、免疫效果评价等检测29.68万份;全面开展动物防疫整村推进,2016―2020年共免疫畜禽88399.17万头(只)次,全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密度均达到了应免数的100%,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 产业绿色发展能力增强,粪污资源高效利用。认真执行禁养区制度,强化监管、动态管控,全市划定畜禽禁养区748个,面积3832.51平方公里,关闭或搬迁规模养殖场(户)704户;推广粮经饲统筹、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以“三湖”径流区为重点,建设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场50个;制定《玉溪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逐年提高。 畜产品加工初具规模,品牌培育成效明显。目前,全市共有生猪屠宰场13户,2021年共屠宰加工1755.6万头(只),产值37.3亿元;拥有畜产品加工企业6个,2021年畜产品加工8383.5吨,产值3.9亿元。玉溪市凤凰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分割肉远销上海、广州、深圳、陕西等地,华宁县“宁州香”、红塔区“振华”“眷滋”等香肠、腊肉品牌进入超市销售,云南玉溪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年使用鸡蛋1万多吨。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