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怎么办?终于知道科学惩罚孩子的办法啦! 腾讯     2022-09-28 22:43    

鼓励和赞赏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但孩子不能一直生活在赞赏中,当他们犯了错,合理、适度的处罚非常有必要。 “玉不琢不成器”,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委屈地哭,叛逆地闹,就“心慈手软”。 但处罚孩子需要注意方式,不然则会适得其反。 1 4种不恰当的惩罚方式 要不要惩罚孩子?当然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犯了错,就应当受到惩罚。 但如果惩罚方式不当,很容易适得其反。下面这4种惩罚方式,就是错误且低效的: 01 把爱的剥夺当做惩罚 “再不好好学习,就把你送回老家。”、“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这种拿爱要挟孩子的惩罚,会让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尤其是那些胆小、敏感的孩子,他们会觉得一切都是真的,爸爸妈妈不爱我了。 02 把打骂当做惩罚 前不久,浙江一个小女孩和弟弟吵架,小孩子之间起争执很正常,可爸爸当场打了她5个巴掌。小女孩选择了报警。民警到场后,她说的一句话戳痛了很多人:“他(爸爸)打我这5巴掌,我这一辈子都记在心里。”在民警的协调下,小女孩要求爸爸向她道歉就可以原谅,爸爸也当众道了歉。 打孩子很容易,让孩子原谅也很容易,可在巴掌落下来的时候,你想象不到孩子会记多少年。如果孩子因为恐惧选择了服从,父母还会误以为打骂的效果立竿见影, 然后不断强化:“看来只有打你最管用!”从而越来越偏离正确的教育,耐心教育孩子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最后演变成上来就打。 打骂表面上是惩罚了孩子,可背后何尝不是父母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因为知道,孩子不会反抗,因为知道,孩子只能依附父母。而经常打骂孩子,就是在教孩子用暴力解决问题。 03 把消极后果当惩罚 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直接后果,而不是消极后果。什么是直接后果呢?比如,你跟孩子约好晚上6:30吃饭,结果孩子沉迷看电视,喊了一遍又一遍“该吃饭了”,他就是不来。等到大家都吃完饭了,孩子饿了过来说要吃饭,就可以告诉孩子:“对不起,咱们说好的6:30吃饭,你没有按时来,现在饭没了,所以不好意思,你今天没有饭吃了。妈妈理解你现在很饿,但是你只能等到明天早上吃早饭。” 晚饭没有了——这叫直接后果。什么是消极后果呢?孩子没有按时来吃饭,惩罚他今天不能看动画片。这就是消极后果。看动画片和孩子不按时吃饭,这两件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孩子也会感到困惑:为什么我没有按时吃饭,就不能看动画片? 04 把惩罚当作家常便饭 惩罚是必要的,但一定不能当作家常便饭。对孩子应该正面教育为主,少用批评惩罚。如果一个孩子在家经常受到惩罚,身心会受到极大的伤害,要么变得自卑怯弱,要么变得麻木,更加不服管教。 《正面管教》提到:“尽管父母不愿意承认,但他们喜欢使用惩罚的主要原因,是要显示自己能‘赢’孩子的权力,或者通过让孩子吃苦头而报复孩子。”我是大人,你是孩子。你要按我说的去做,否则有你好看。 2 《人民日报》推荐 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 罚 坐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精力旺盛,体力充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当孩子犯错时,让他们坐着不动就能要了他们的“命”了。这样不仅起到惩罚效果,还会锻炼孩子的耐心,培养出有韧性的孩子。 罚 站 罚站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反思。但要注意,这个惩罚方法要建立在家长的决定是正确的基础上。并且要让孩子知道,他为什么会被罚站。 更要注意,罚站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分钟到20分钟即可。也不能一点小事就罚站,要根据错误的严重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规 劝 孩子做错事情,是无心之失时,最好是选择规劝的方式。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用心感受他的情绪。 了解孩子对整个事情的看法和意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进行规劝。千万不要大声呵斥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要通情达理,学会和孩子好好沟通。 画 画 如果孩子出现骂人、打人等不良行为。父母可以惩罚孩子画画,这种方式能够磨砺孩子的心性。 让孩子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自己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惩罚他。而且父母还能从孩子的画中,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走进孩子内心。不仅如此,还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能力,对个人的成长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做 家 务 让孩子做家务,看似是在惩罚,实则是锻炼孩子的责任感和能力。 做家务好处多多,孩子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恩,培养责任感。 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整理能力等。而且做家务还能促进大脑发育让孩子更聪明和健康! 排 豆 子 这又是一种锻炼孩子耐心的好方法,也会让孩子长记性,因为孩子真的没耐心,真的很烦坐下来老老实实排豆子,能让他感觉到痛苦。孩子缺乏耐心,这种情况很普遍。 同种颜色排一起,或者是同种大小排一起。要注意,既不能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也不能让孩子感觉过于简单。 看 书 写 字 如果孩子有说谎、顺手牵羊、暴力倾向等不良行为。这时候,可以采取“看书写字”这一惩罚手段。 看书写字,可以帮孩子释放负面情绪、转移注意力。等孩子情绪平复下来,再与其慢慢进行沟通交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没 收 物 品 很多父母都会烦恼孩子的无理取闹,尤其是孩子一不开心就乱扔东西。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意识到错误,意识到犯错是要付出代价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没收孩子心爱的物品,如玩具、糖果等等。心爱的东西被没收,滋味肯定不好受,让孩子明确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等到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父母则可以将孩子心爱的物品作为奖励归还。 收回某项权利 对孩子来说,最严厉的惩罚可能不是被打骂,而是收回他某项权利。比如,不让孩子玩他想玩的东西,不给孩子吃他想吃的零食…… 当孩子犯错了,父母可以通过“收回某项权利”来惩罚孩子。面对孩子哭闹时,千万不要妥协,不要轻易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等孩子意识到错误并改正后,才恢复孩子相应的权利。 教育,不是为了赢孩子,而是为了赢得孩子。 犯错从来不是问题,所有的孩子都会犯错,犯错,恰恰是孩子成长的契机。 不当的惩罚,即使赢了孩子,可孩子内心不服,只会把他们推得更远。 为人父母,请放平心态,摆脱粗暴、不当的惩罚。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教会孩子认罚,认错,收获成长。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